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银行频道 > 快讯> 文章详情页

货币政策有新变化?汇率是贸易摩擦的应对工具?

10日晚间,央行发布了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当下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服务中小微企业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一般来说,作为季度例行报告的

10日晚间,央行发布了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当下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服务中小微企业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

一般来说,作为季度例行报告的重头戏,市场通常最为关注央行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的描述,尤其是对比本季度报告与上一季度报告有关政策思路的变化。

六方面入手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1、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

2、促进结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4、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

5、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

6.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

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一季度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认为,报告提出“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再次强调“稳健中性”值得重视,这与市场之前认为稳健货币政策不提中性的看法有重要差别,市场之前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了。

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

二季度以来,人民币贬值的速度有所加快。市场中也有观点称,监管层是放任人民币贬值,以此来加大进口。

对这些观点,二季度报告都给予了驳斥。报告称,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

报告提出,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必要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目前境内微观经济主体尚未完全树立财务中性理念,外汇市场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顺周期行为和“羊群效应”,加剧市场波动。针对市场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必要时也须进行逆周期调节。

事实上,在人民币此前出现急贬,甚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了6.9时,就有很多专家预测,央行会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

从逆周期因子来看,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指出,2017年5月26日,央行高调公布逆周期因子,直指市场存在顺周期性,直接扭转了市场预期,接下来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大幅修复了2015年8月以来的单边情绪,结果证明十分有效。

在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看来,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对人民币中间价更为主动的调控方式,后续也可能加入到工具列表中。此前远期售汇业务政策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回涨不仅仅在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上调,更在于传递出稳定汇率的信号,逆周期因子等工具不排除将进入工具列表中。

报告表示,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将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鄂永健强调,央行的这一表态明确向市场传达了不会对人民币连续大幅贬值、外汇供求明显失衡坐视不管的信号,有利于稳定外汇市场预期,打消部分机构意图做空人民币的想法,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企稳、震荡波动。

进一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今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逆回购、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了流动性流动性合理充裕。当下更为核心问题是如何将金融体系相对充裕的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中。

金融委第二次会议日前提出要进一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为此提出要重点把握六方面内容: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四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大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格局;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六是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非法金融机构专项行动。

报告认为,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看,央行在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能否有效运用和传导出去,还取决于资金供求双方的意愿和能力。同时,在贸易摩擦加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等背景下,也需注意本外币政策的协调。

报告明确,下一阶段:

1、在坚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管基本方向的同时,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

2、发挥好“几家抬”的政策合力,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3、在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注意支持形成最终需求,为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动力和方向;

4、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的作用;

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于严重过剩、没有效益、没有潜力的“僵尸企业”和项目,通过市场出清减少扭曲和无效资金占用;

6、要继续深化财税、金融、国企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加快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强化产权保护,稳定市场预期,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领域中人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近年来,服务中小微企业一直是金融工作中的重点。小微企业是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央行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强调,下半年要继续改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强化考核激励,落实好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

但报告也明确表达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依附的宏观产业链条和大中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阵痛,加上金融机构避险偏好回升,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有所上升。

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首席研究员李超表示,央行上半年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已经进行了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下半年央行有可能从社融表内贷款、表外融资和债券融资三方面着手去解决目前的社融信用收缩状态,社融和M2增速有望迎来中长期拐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确保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投入降成本目标。

1、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增强政策操作性,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聚焦单户授信500 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等薄弱群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切实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和覆盖面;

3、加大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考核力度,建立精准支持政策和小微企业贷款发放的正向激励和联结机制,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有效防范风险,优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项政策真正惠及小微企业。

文章来源: 中视金融整合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