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 文章详情页

实力代言,他才是2019被黑得最惨的人!

茶?这个词与我们新兴人类的距离几乎可以以光年计算了。提起茶,就不能不说说近年来风起云涌、牛气冲天的小罐茶,更不能缺少了小罐茶背后的辣个男人——辣个被全民称

 茶?这个词与我们新兴人类的距离几乎可以以光年计算了。提起茶,就不能不说说近年来风起云涌、牛气冲天的小罐茶,更不能缺少了小罐茶背后的辣个男人——辣个被全民称作“大师”的男人,杜国楹。

在这个40多岁的中年大叔身上有着很多的标签,且都偏向负面,左一层、右一层,数量之密集堪比我家小区的小广告:

1营销大师,产品基本靠忽悠;

2小罐茶就是在收用户智商税,一个茶叶为什么要卖这么贵,有没有八位大师在真的做茶?

3杜国楹开的公司,开一个火一个、火一个卖一个,总能华丽转身。

人们对他的质疑是他所谓的未来30年专注茶产业的说法,是否真诚,是不是又一种新的割韭菜套路?

那这个不经常在公众面前露面的大佬真实情况到底是咋样的?我们还是不能光看广告,得看疗效。

01大龄求学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这位大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畅聊。这也让我发现,在人后的杜国楹没有太多精明世故,不是一个老辣的营销大佬,反而更像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伙伴。

老杜的办公室很大,却被书塞得满满当当。两人相视对坐,没有情侣之间的眉目传情,直接开门见山,抛出话题“你怎么看待喜茶?”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暗含风刀。一般越是红的产品也越带有主观偏见的看法,毕竟我把“如何看待小罐茶”的问题抛给别人的时候,答案往往也都很喜感。

谁知老杜竟然连思考都没思考,直接回答:“这是我们非常尊敬、认真学习的公司。”

啊咧?导演,剧本不是酱婶儿的!

接下来的谈话里,一旦提到的新词汇,老杜就会化身好奇宝宝非常详细地问这个词是从哪来的,有哪些背景故事。一旦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他就马上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而且,老杜对学习的认真不仅仅是喜欢记笔记,更在于他喜欢和年轻人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比如年轻帅气、侠骨柔肠、剑胆琴心的我)。

这表现了老杜对于新文化的开放、包容、审慎心态,而真正的好品牌,尤其是消费品这样复杂的产业,必须不断的学习,跟你的客户、跟你的潜在竞争对手学习。

杜国楹的学习能力同时还体现在开放的心态上,很多人都曾称赞老杜的学习态度,上海开山酒业创始人唐炜就曾感谢老杜“将小罐茶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开山”。

40多岁的杜国楹迄今保留着一个独特的作息习惯,每天0点到5点都是自己独处思考学习的阶段,用来读书、思考、写东西,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0多年。

02“少年”创业家

这年头,美颜早已经不是小仙女的专利,企业家们在镜头前的“美颜”更加严重。许多企业家在谈话过程中滴水不漏,一问到企业方法论就大谈企业文化。

但和老杜的谈话几乎全是如何做好产品,在整个谈话中,论证清楚,数据真实,观点也非常缜密而有体系,讲真,上一次给我带来这种赶脚的,还是我的高中数学老师。

甚至,每到兴奋之处,讲到新产品,老杜那一瞬间的笑容,活像一个200斤的孩子,我把这种发自内心对产品的真情流露叫做少年感:对自己产品的方法论毫不隐晦,并且执念于自己产品。

怎么判断一个企业家对于自己产品的热爱?

首先,要看时间维度。一个真正好的产品一定不只是简单找个代工厂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应该是一种浪漫的漫长。小罐茶光是搞定上游供应链就花掉了两三年时间,团队穿越山和大海、穿越人山人海,行程超过40万公里。

其次,敢不敢于赌上自己的身家。这个身家包含财富,也包含自己的信誉。某种意义上,创业初期,愿意投入多少财富进去,彰显了创始人对产品的信心。

西虹市首富里,王多鱼10亿财产堆叠的画面让很多人记忆深刻。而杜国楹在建设工厂时,大笔一挥就是15亿,真金白银,比西虹市首富还多一半!

用15亿建设一个工厂,这在中国茶行业前所未有。在今天中国的产业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自掏腰包,砸出10亿级资本,去做一件实业的事情?

多嘴问一句,做短线生意,你会压上全部身家吗?

03非一般的产品经理

杜国楹说产品经理是他最喜欢的标签,而他其实非常不愿意别人给他贴上营销大师的标签。

其实这二者并不冲突,因为在真正专业者的认知里,营销和产品本来就只是一件事。

科特勒的经典营销理论讲4P原理,第一个原理就是产品,会做产品本身就是营销的一部分。

而营销本来就是企业的核心职能,产品本来就是营销的一部分,没有做产品又何谈营销呢?

今天新商业文明下,市场趋向于饱和,寻求创新的时代,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光靠营销能出来的时代已经没有了。

所以,今天一个产品卖得好,卖得爆,归根揭底还是产品好,小罐茶这样一个年收入20亿的公司,在这个时代还是只靠营销吗?

小罐茶,可不是如此简单。

04踏实的实干家

俯首甘为孺子牛,老杜更像是一个实干家,这也是给老杜重新定义的一个标签。

在小罐茶之前,茶行业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茶为国饮,却有品类、无品牌,同时市场散乱,基于中国整体茶行业成长起来的传统品牌,都受到茶产区、茶源、产能、从业人员限制无法突破自我。

对此,也许通过下述三种方式尝试:破除品类概念,以品牌重新定义产品;基于场景去制造产品;定义行业标准,深耕产业链。

这三种方式决定了小罐茶只能也必须是一家整合产业链的重公司,必须从源头供应链开始重新改造、重做。这也是杜国楹为什么一开始要自己花费重金去锻造供应链的原因,单就小罐茶这样一个产品而言,你首先就需要了解茶的整个产业链。

光搞清楚茶这个行业知识就堪比高数,如果中国将来有茶产业大学,想毕业怕不得四年吧?

很多人都认为小罐茶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一个简单的、容易的产品需要三年40万公里的奔波吗?

我们有时候批判他人的时候,先多去思考自己批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真的有自己的槽点,还是看别人批判的爽,也想来几发嘴炮?

很多用户意识里的,觉得小罐茶只是有营销,这是一种误解。没有产业链整合能力,想要完成这样的产品创新,形成定价权以及与经销商之间变成利益相关者,太难了,这样的结论也实在低估了茶产业链的整合难度。

05被误读的创新者

当一个创新者以新的角色和意识闯入到全新的行业的时候,往往会遭遇到传统行业的不理解,甚至各种谩骂指责。可口可乐刚流入中国时,那个“蝌蝌啃蜡”的名字也让很多人满头黑线。

所有的创新都是对旧秩序的重组和变革。也许,中国的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所有的重做,都是在思想上、灵魂上对行业的洗涤。

这过程中,触动灵魂比触动利益更难,很多行业,不变是死,变则有生机,中国今天的产业变革在深度发生,这个过程中也许还会有更多被误读的创新者。

无论是我们以营销标签还是产品标签看待杜国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多去认真看看他们做的事情,与其批判,不如关注学习。

文章最后再跟大家叨叨两句,现在网络的信息这么发达,总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充斥我们的生活。讲真,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中生存,千万找准自己的观点,保持客观的态度,切忌人云亦云,对于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言论勿听、勿看、勿扰,可不能给人三言两句就忽悠瘸了,落入某些有心人的圈套。最后,祝愿大家都练就大师兄的“火眼金睛”!

文章来源: 中金在线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