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新三板观察 > 行业> 文章详情页

竞争新赛点 券商进军衍生品蓝海

在市场转暖之际,券商们将目光转向了具有风险管理功能的衍生品业务。2019年3月5日,国金证券发布了关于申请信用衍生品业务获得证监会监管意见书的公告。根据监管意见书,证监会对

竞争新赛点 券商进军衍生品蓝海 中国金融观察网www.chinaesm.com

在市场转暖之际,券商们将目光转向了具有风险管理功能的衍生品业务。

2019年3月5日,国金证券发布了关于申请信用衍生品业务获得证监会监管意见书的公告。根据监管意见书,证监会对公司申请开展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所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监管认可的其他信用衍生品卖出业务表示无异议。

近两年,券商一直在不断寻求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做重资本业务提升ROE成了重中之重。虽然国内衍生品市场体制并不完善,却是一片蓝海,而券商跻身于此,在迎来业务升级的背后,将要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产品布局 大势所趋

近两年,券商不断在商业模式和投资标的上进行创新探索。在轻资产业务“靠天吃饭”的行情不再时,重资产业务的探索在券业中便显得愈发重要。

其中,在投资标的的创新上,券商选择将衍生品作为重点标的。而衍生品之所以如此受到青睐,不仅是因为它是风控的基础设施,发展衍生品也是为了实现金融市场的风控功能。实际上,不仅是券业发展衍生品,整个资本市场都将衍生品作为未来的一项重要产品。

随着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越来越强,风险管理的能力也必须要提升。今后部分融资需求将从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原来银行内部的风险管控的功能也将从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这需要依靠衍生品对冲资本市场,承担更多管理风险的功能。

据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11月至今,已经有七家券商相继发布了“申请信用衍生品业务”相关公告,分别为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长城证券和国金证券。

竞争新赛点 券商进军衍生品蓝海 中国金融观察网www.chinaesm.com

2019年3月份以来,已经有三家券商宣布开展衍生品业务,分别为方正证券、长城证券和国金证券。对于此次宣布进军衍生品业务的国金证券,已经是2019年以来的第三家券商。

实际上,布局衍生品的券商不仅有像国泰君安、华泰证券这类龙头券商,像方正、长城等中小券商业加入了场外衍生品布局的行列中。那么,券商纷纷开展衍生品业务究竟是何原因呢?

长江证券认为,去刚兑政策环境催生了资金绝对收益和风险管理的需要,这是券商衍生品业务发展的核心需求。其次,衍生品创设能力不断丰富,需求也是衍生品业务发展的重要推手。

券商具备机构客户基础,且拥有一定的风险对冲能力,运用衍生品可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创造新盈利点,衍生品业务能贡献更高ROE,同时进一步巩固行业格局。

那么,券商业务模式的创新对资本市场又意味着什么呢?

实际上,券商在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从事做市交易和衍生品创设业务,都是其作为资本市场核心中介的功能更加突出的表现。不仅可以满足投融资需求的目的、提供流动性、完善资本市场定价功能,同时衍生品创设可以满足客户风险管理的需求。

业务升级 竞争加剧

具体而言,龙头券商布局衍生品主要出于商业模式转型、实现强者恒强的战略思维,以国金证券为代表的中小券商,在如今券业“马太效应”凸显的现状下,发展重资产业务更多的是出于,业务生存空间被挤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

实际上,在2018年以来,券商衍生品业务应用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券商的衍生品业务已经成为其业绩领先的重要支撑。

国泰君安在对2018年上半年上市券商的各条线收入进行归因分析时发现,2018年上半年,在投资业务上表现较好、拖累较少的上市券商的整体业绩遥遥领先,最大业绩的贡献项均为投资业务,其中衍生品业务是主要的支撑。

根据国泰君安研报,上市券商的衍生金融资产,从2017年H1的92亿增长到2018年H1的356亿,增幅287%,衍生金融负债从121亿增长到357亿,增幅195%。以龙头券商中信证券为例,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从2016年2197亿上升到2018年H18606亿,增幅高达292%。

竞争新赛点 券商进军衍生品蓝海 中国金融观察网www.chinaesm.com

国泰证券认为,衍生品业务将成为下一阶段证券公司用资型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将经历从“自营业务”到“代客业务”的发展历程。衍生品业务规模效应显著,头部券商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也将更加显著。

实际上,券商做衍生品究竟受益几何,曾有专业人士指出,券商的身份是中间商,充当中介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衍生品的做市,通过提供完全对冲风险的产品赚取较高额手续费。

同时,还指出,券商资本金最高效的做法应该是去做只有券商能做的事,比如包销、做市、衍生品创设,以股票质押这样的类信贷业务体现不出券商通过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这说明,在未来,以“大投资”为代表的交易投资型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券商未来盈利的关键。

机遇背后 挑战并存

实际上,券商发展衍生品业务只是国内市场发展衍生品的一个缩影,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国内金融与实体关系失衡。具体而言,一是,以往由影子银行承担的实体融资需求无处承接;二是,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但新经济和新产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

曾有专业人士指出,有多少资产类别的风险需要对冲,至少就要有多少资产类别的衍生品,后面越来越多的交易策略也需要衍生品实现,所以衍生品将是券商未来最主要业务之一。而对于未来的预期,券商衍生品业务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契机和空间,相关业务的发展将加剧证券行业的分化。

在券商跻身衍生品蓝海,实现业务升级、提振业绩的同时,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相比银行来说,券商做衍生品属于后来者,虽然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做衍生品,但和券商之间有所不同。银行一般做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它的债券交易、外汇交易量大,券商在权益类衍生品、商品类衍生品的优势更强,但同时,券商本身的主动投资能力还有待提升,目前被动管理仍为主要的经营模式,衍生品业务究竟发展如何还有待时间考验。

其次,券商资本中介功能的实现,需要监管层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例如逐步推出做市交易和新的衍生工具,虽然目前股指期货已开始放松,但监管层对衍生工具的监管等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文章来源: 财联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