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 文章详情页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2018年12月21日,在2018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社交电商年会上,聚客通创始人宋新民受邀做“私域流量一小步,却是数字化的一大步”的分享。此次大会的分享嘉宾还有林

2018年12月21日,在2018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社交电商年会上,聚客通创始人宋新民受邀做“私域流量一小步,却是数字化的一大步”的分享。此次大会的分享嘉宾还有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老板电器EMT/电商CEO蒋凌伟、小红书合伙人Linda、有赞CTO崔玉松等。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宋新民从社交电商行业现状、预见未来以及驱动变革三个维度分享了商业模式创新助推企业变革的力量。

一、读:行业现状

宋新民指出,过去一年流量红利消失,人力税收成本增加,流量成本也增加,整个业态发生变化。

无论做品牌还是做商家,他们都有一个焦虑:面对阿里系、拼多多、环球、云集、贝店这么多平台,现在怎么选择?做运营的人每天分析人群在哪里?广告怎么投?现在运营很少讲这些,因为不知道用户在哪里。

渠道发生变化、人群变得分散,进入了所谓的碎片化时代,但宋新民用了更精确的词“雾化”来标记行业现状。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他说,所谓的雾化就是比碎片化更严重。但不管平台怎么变化,流量怎么变化,用户还是在哪里。很多商家的用户不少,以前经常分析流量转化率、获客成本,但很少有企业分析一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是多少,因此要从流量思维转变。

二、势:未来预见

宋新民表示,要从流量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对此,他有三点“预见”:

第一、必须从惠普大众走向服务高净值用户

人口增速永远不可能维持20%、30%增长,企业应该思考在10万、20万、50万用户时如何运营起来,思考现有这些用户,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演讲现场,宋新民举了个聚客通客户的例子:一个做化妆品的商家,年销售额一个多亿,真正维护的用户不到10万,其中1万属于忠实粉丝。每个忠实粉丝每月创造600-700元的消费,全年带来了7000万,所以1万用户产生了70%的销售额。

宋新民总结道,这是以前分门别类的平台电商无法达成的成绩,但是现在通过社交电商可以轻松做到。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第二、为现有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按照传统思维,开发出单品,如果要增加销售额,必须从一个SKU增加到10个,但复购率不高。10个SKU变成20个SKU,销售额是不是可以涨一倍?也不可能。三五年前处于平台流量红利期,但现在已经消失。现在企业应该思考现有这些用户,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沟通方式的变化

现在网上购物,95后和00后售后越来越少,甚至沟通都少了。以前企业通过大屏吸粉。现在大屏越来越少,企业必须要过度到小屏互动,就是手机、手机微信等等,企业必须调整思维。

三、变:未来驱动变革

通过上述对用户的分析,宋新民总结道,企业和品牌要把用户抓在手上,应该更关心未来私域流量的布局。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在布局私域流量的探索以及应用方面,得到三大经验:

用户数据资产固化

很多商家都有500-1000万的用户,它能不能和用户直接进行交流?不一定,但微博电商、网红电商可以直接和粉丝亲密交流。聚客通通过数据接口和平台商家的消费数据打通,能将粉丝很好地转化为私域流量。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必须要有强互动

沟通方式发生变化,粉丝不一定愿意听你讲话,但愿意进行有趣的互动。以前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现在的沟通方式变成微信。沟通方式的变化让我们有更多的载体和粉丝互动,形成的黏性更强。

更多人性化内容

聚客通在沟通方式上做了一些变革,利用个人号精灵将客服与粉丝的沟通效率大大提升,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时打标签。用户在任何平台的订单,通过我们的系统,都可以在沟通的窗口中看到。

利用优惠券等方式,把以前粗暴的聊天卖货变成很友好的小游戏,获得和用户的持续互动,最终形成成交转化。

朋友圈也能“千人千面”

宋新民提到,日常与粉丝互动建立粉丝标签体系之后,可以在公众号、个人号内容中实现千人千面推送,让不同的好友看到不同的内容,这是聚客通打标功能的妙用。

宋新民最后总结道,希望每个品牌商在今后的社交电商环境里,你们自己来对你的用户说我喜欢你,而不是任何第三方。

商业模式创新助推社交电商变革,聚客通与创新者同行

自2016年社交电商小有规模,到2018年唯有社交电商模式能单枪匹马向传统平台电商模式发起挑战,社交电商在3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聚客通为代表的微信CRM服务商,始终"向奋斗者致敬,与创新者同行"。

文章来源: 百姓社区网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