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 文章详情页

融360叶大清:从“智慧”到“智惠”“ABCD”驱动普惠金融纵深发展

近日,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融360|简普科技(NYSE:JT)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在“智·遇金融”专场论坛上首次提出 “ABCD

 近日,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融360|简普科技(NYSE:JT)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在“智·遇金融”专场论坛上首次提出 “ABCD助力普惠金融”的概念,即通过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ing)、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ly inclusive),驱动银行业变革,实现从“智慧”金融到“智惠”金融的本质跨越,推动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科技席卷全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零售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边界,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政策方面,近年来,促消费政策“红包”不断。9月20日,再传利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意见》从更宏大的视角和更长远的目标出发,做出了一系列更具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一是更加注重消费升级;二是更加注重供需平衡。强调要积极培育和壮大各类消费主体,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三是更加注重长效机制,拉动居民的消费意愿。

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70倍爆发式增长;自2009年起,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收入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但与国际领先银行同类数据相比,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空间仍巨大。

论坛上,叶大清表示,中国的普惠金融还存在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供应方有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多达15000多家,但仍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零售金融,消费金融需求,这中间存在征信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覆盖率不够高的问题。所以科技在金融产品设计创新、营销、风控、个性化、智能服务等方面可以做的更多。

目前,中国约 4亿人有完整的央行征信记录,金融可获得性强,而金融体系中另外70%的人,比如小企业主、蓝领工人、农民等,就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拿到的贷款价格更贵。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仅16%的成年人持有信用卡。另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可得率可能还不到1%。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技术恰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痛点。叶大清指出,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还需要百家齐放,要以“ABCD”驱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变革,实现从“智慧”金融到“智惠”金融的本质跨越,从而推动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他还表示,从普惠的角度来说,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贷款给一万名农民,每人借一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利润可能都远大于借给马云一亿元。

就零售金融而言,叶大清认为,风控和营销要紧密结合,所以一站式服务很重要,因为光流量和导流不重要,流量有质量和反欺诈问题,审批策略和后台智能客服策略,也要与流量结合,都要进行风控前置。

融360旗下天机风控平台致力于解决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全流程风控问题,提供智能获客、智能风控、智能监控以及智能催收的全生命周期风控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边界。

叶大清介绍,融360天机把“风控前置到营销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天机可以给每个人做定价与预授信,筛选出优质人群。同时基于融360强大的匹配和推荐能力,平台能精准为用户匹配相关产品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实现智能推荐“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利率、期限和额度都不一样,提升用户转化率。

作为金融业的“送水工”,近年来,融360着力向金融业输出前沿的智能科技,同时也在大力向行业输送尖端算法人才。在成功举办两届天机风控系列赛事后,近日,融360启动“2018年第三届融360天机智能金融算法挑战赛”,大赛面向全球顶尖数据算法开发者,寻求最优解法与人才,一同解决价值百亿的经典风控问题。通过搭建一个赛事平台,融360希望挖掘和培育AI领域高端人才,吸引更多年轻精英进入金融科技行业。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