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
数字 订阅 手机版
首页 > 财经频道 > 快讯> 文章详情页

“收到”是一种尊重

在日常工作中,你有没有传达信息需要别人回复的时候?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担心?可是依然有很多人,缺少这种“收到回复”的意识。或许有人会疑惑:“我已

在日常工作中,你有没有传达信息需要别人回复的时候?

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担心?

可是依然有很多人,缺少这种“收到回复”的意识。

或许有人会疑惑:“我已经收到了通知,我也知道有这样一回事,那为什么还非要回复呢?”

因为你不知道,有人在屏幕另一头焦急地等待着你的确认,而你不经意的一句“好的”、“收到”,对于通知者而言,不仅是一种存在感,而且还是对工作已完成的翘首以盼。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是确实因忙碌忘记了回复;有的可能是觉得这种份量的小事不值得一回;更有甚者,还可能是因为不想回答,于是干脆装作没看到,等事到临头出状况时,就可以推脱责任。

回复一句“收到”并不难,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让凡事都有交待。当别人问你问题时,知道且愿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愿意也可以回一下“不了解”;那种装作没看见、爱理不理的态度,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也体现着一个人是否遵守契约、是否能主动承担责任。因为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他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诚然,这个时代,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横行;但有些信息,依然要及时回复。回不回信息虽然是一件极细小的事,却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是人品的试金石,是素养的照妖镜。

“收到”是一种尊重,回复是一种修养。抽空检查一下自己的手机,看看有没有未及时回复的信息,遵循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给发通知者一个交代,让屏幕后的人心安,携手同进,通向成功。(中铁贵州公司 赵友发)

文章来源: 铁路网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eb@chinaesm.com